2月26日,纪录片《劳生不悔》最后一个故事单元“贵州篇”上线。这部纪录片以“精准扶贫”为主题,最后一个单元由天津“80后”导演杜海执导,记录了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盖宝村靠“网红直播带货”脱贫的故事。盖宝村扶贫书记吴玉圣看完成片后感慨:“这部纪录片留住了我们两年的扶贫历程,其中的艰难与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驻村书记创新直播扶贫
“浪漫侗家七仙女”走红网络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盖宝村是黎平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这里交通十分不便,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山路蜿蜒,坐车要走四个小时。2018年,吴玉圣被派去那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多年的扶贫经验告诉他,要改善贫困状况,必须依靠当地的年轻人。
他很快加入了村里年轻人的微信群,一直和他们聊,询问村民的发展意愿,一起研究村里的产业现状。盖宝村这地方风景秀丽,犹如世外桃源,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有音韵独特的侗话、精美的民族服饰、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但是,要想利用好这些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最关键的是需要客源。
吴玉圣决定从方兴未艾的网络直播着手,提出“短视频、直播+扶贫”模式,先把盖宝村的名声打出去。他并不满足于短暂曝光,而是想成立一个公司,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并希望吸引资金进行旅游项目与相关民族产品的开发。
村里的居民和干部不怕尝试直播,但怕亏钱。吴玉圣写了一份担保书:在他任期三年结束后,如果直播还没能盈利,亏损就由他个人承担。这样,他拿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找主播的过程也不顺利。吴玉圣受当地仙女传说的启发,想组成一个“浪漫侗家七仙女”团队,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别说七个,连一个都招不到,因为在当地人看来,搞网络直播属于“不务正业”,没人愿意参加。
吴玉圣挨家挨户地动员,等到凑齐了“浪漫侗家七仙女”,已是半年以后。一开始这个团队只有一部手机,也没有正式的策划案,反正就是什么都拍,做饭、抓鱼,各种风土人情,倒是挺热闹。吴玉圣大着胆子给“浪漫侗家七仙女”定下了20万“粉丝”的目标。20万已经是半个县的人口数,足以带动一个村的产业。
“浪漫侗族七仙女”的热度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到今天,她们在各类平台的“粉丝”数加起来达到了几百万。线上的走红,为盖宝村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找到了销路,也带动了来旅游的客源。根据粗略估算,“浪漫侗族七仙女”为村里带来的农产品和旅游业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为县里带动的收入达到了3000多万元。
一个深山里的直播间,改变了盖宝村闭塞落后的困境,向全网展示了侗族婚礼、打糍粑、斗牛、长桌宴等当地民族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杜海(左)在黎平县
非传统方式扶贫
经历波折但终于成功
适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重大历史节点,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计划出品扶贫纪录片《劳生不悔》,与爱奇艺合作,以扶贫一线的人和事为切入点,真实记录脱贫攻坚故事。最早敲定了云南省怒江州的“医疗扶贫”、四川省凉山州的“悬崖村”搬迁等故事,当我从媒体上看到“浪漫侗族七仙女”的报道后,决定拍摄贵州省“网络直播扶贫”,想记录这种非传统方式的扶贫,看看直播带货能否被推广、应用到其他贫困地区。
2019年年初,我第一次见到吴玉圣,5月,我与拍摄团队来到盖宝村,开始正式拍摄这部纪录片,主角就是“浪漫侗家七仙女”。接下来的那段日子,我们跟着“七仙女”游走在深山的村寨、县城的直播间和北京的媒体活动上,累计全程拍摄时间约为80天。
拍摄之初,我希望能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讲述一个有情节、有冲突、有鲜明人物特征的故事,但纪录片没有剧本,更多的是在记录“七仙女”真实的日常。相处时间长了,“七仙女”也把我们当成了她们团队的成员,这份信任让我得以记录下很多珍贵的影像,包括她们内部出现的一些尖锐的讨论。
2019年年底,我们在拍摄期间,“浪漫侗家七仙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她们本想带动盖宝村村民养蛙致富,但因病蛙太多而失败,村民闹着要退股,“七仙女”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带头人吴玉圣有可能被降职,同时他的家人也不支持他继续做这些事。团队内部的矛盾逐渐动摇了项目开始时的初心,当时他们一度拒绝拍摄,我们的工作面临半途而废的困境。
我觉得,纪录片就是要呈现冲突和变化,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等待。在那三四周的拍摄周期里,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跟拍人物,只能在盖宝村拍一些空镜头。虽然我担心拍摄可能无法进行下去,但也把这次危机视为转折点,越是艰辛,越能体现吴玉圣坚持扶贫的可贵──在大家不理解、不看好的时候,他仍能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好在转机终于出现,黎平县政府提供了100万元资金支持,解了“浪漫侗家七仙女”的燃眉之急,其中包括47万元设备经费,53万元培训经费。
当地的县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2020年3月,黎平县县委书记周文锋与副县长张万广与“浪漫侗家七仙女”一起直播,助力“黎货”出山,直播浏览量超过了110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180万元,现场直接销售达2300单,推动黎平茶增销达600万元以上。“浪漫侗家七仙女”逐渐积累起几百万“粉丝”,打响了“七仙女”品牌,成功带火家乡特产的同时,也让侗族文化走到了全国观众的面前。
以真实故事彰显正能量
展示摆脱贫困的真招实策
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盖宝村的变化,村里的路修好了,新的寨门立了起来,小砖房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通过网络直播走出大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报效家乡,造福乡里。
正是当下社交媒体短视频门槛的降低,让吴玉圣这样有见地、视野开阔的年轻扶贫干部发现了新的机会,实现了为村民带货的想法,切实推动了扶贫工作。他在片中说:“送猪送牛送不出致富的人。”有时候他也会厌倦填写表格、上报材料等繁杂的日常工作,更希望抓紧一切时间,撸起袖子加油干,以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扶贫理想。有时他会突然提出很多想法,有些很有创意,有些也不切实际,但会根据现实的反馈不断修正与调整。这些都在纪录片中有所呈现。
在拍摄过程中,我也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调研,力图从历史与学术的角度,对吴玉圣的做法进行合理的分析、理解、比较。“浪漫侗家七仙女”团队制作网络短视频的背后,又串起了另外一条隐含的故事线,让我们反思网络带货是否真的可以有效、长久地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困境?理想主义的乡村行动主义者如何在令人质疑的各方争议中继续前行?我希望这部纪录片不是回答了问题,而是提出问题,给公众多一个理解社会现象的角度,去反思怎样的扶贫方式更适合现状。也许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是天津人,大学毕业后在媒体工作多年,做摄影记者,后来到香港大学和伦敦大学读硕士,2010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十年。我拍摄了《留下来的人》《遥望繁星》《蓝天保卫战》《摇滚日记》等十几部纪录片,获得过亚洲学院创意大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纪录短片奖,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竞赛片单元,参加过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纽约纪录片电影节。
在我看来,相比于剧情片,纪录片具有纪实性强,即时反映社会事件或现象的优势,能够快速将观众带入真实环境中,身临其境地与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近年来纪录片的发展如火如荼,涌现了大批记录生活、反映时代、主题多元、内容丰富、视听语言考究的优秀作品,我也一直希望能够拍出更好的作品。
纪录片《劳生不悔》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赞美和褒扬,也不回避扶贫路上偶尔闪现的彷徨和问题,我想用影像构建时代的真实记忆,由点及面,以普通人物反映大情怀,以真实故事彰显正能量,展示摆脱贫困的真招实策,思考更广泛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