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准扶贫报道应发挥“十八般武艺”
扶贫新闻报道如何精准?媒体如何强化问题意识,多点发力?新闻媒体在扶贫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重大,尤其是对于扶贫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传递信息、报道事实为主,不再是简单反映贫困地区的现状,而应有历史担当意识,用国际视野来考量和探究我国精准扶贫的深层价值所在。
善用民生视角报道扶贫
扶贫新闻报道要注重以民生的视角实现舆论场域的建构。民生场域的建构,将缓解转型期社会公众的焦虑心理,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和价值期待。扶贫新闻报道应从以往的国家叙事和政府视角,转变为对精准扶贫方针政策进行精细化解读,立足民生,服务民生,通过议题设置、对策建议,来兼顾官方和民间的声音,推动新闻价值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的民间话语、报道立场的平民视角、题材选择的民生内容。
精准扶贫,相对粗放扶贫而言,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新闻媒体对扶贫的报道。扶贫开发工作,重在精准,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对于媒体人员而言,就要善用民生视角来报道精准扶贫,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多点发力,因地制宜,精准定位选题靶向,寻找挖掘契合本质真实的故事,善于讲故事,释放故事力。
去年G20杭州峰会召开之际,《浙江日报》推出4个版主题报道,分别为《30余载,1200多万人的贫困帽是这样摘掉的——消除贫困,浙江的策略和选择》《“农民+网”,扶贫的创新招式——浙江探寻激发内生动力的减贫富民新路径》《昔日“光棍村”如今幸福村——浙江“精准扶贫”背后的三个故事》《好日子是怎么干出来的——专家学者解读我省扶贫开发经验》,聚焦精准扶贫的浙江实践,从理念制度到百姓故事,展现30多年来浙江人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我发展无限的内生动力,贫困民众能够自我造血、自我创新。这些实践契合G20包容性增长的主题,讲好精准扶贫的浙江故事、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准扶贫的理念,为其他国家的减贫提供了借鉴经验。
这样的实践也让人们看到,扶贫报道只有善用民生视角,选择民生话题,转变文风语态,生活气息足了,民众也就信任了。同时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会带着问题去采访、寻找答案。比如,扶贫模式如何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开发如何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只有强化问题意识贯穿采访全过程,才能使媒体人员实现一次扶贫工作的身心革命。
精准扶贫报道有路可循
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地理区位、政策机遇不尽相同,每个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贫困程度、特点以及脱贫、返贫可能性也不同,因而要因地制宜、因人定策。对此,新闻媒体人要强化问题意识,多点发力,将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扶贫、东西部地区协作扶贫、技能培训教育扶贫、“互联网+”扶贫、金融支持扶贫、生态保护脱贫等领域作为路径选择,生动报道各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型案例。
聚焦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浙江省宁波市和贵州黔西南州是对口帮扶协作城市。从1996年至2015年,宁波市累计在贵州完成帮扶项目3730余个,无偿帮扶资金与物资共计亿元,资助6万多名贫困学生。在两地结对帮扶20周年之际,《宁波晚报》记者深入黔西南州农村、企业、学校、医院等地采访,通过蹲点“解剖麻雀”,寻找鲜活实例,在《宁波晚报》推出5个整版的“黔西南,万水千山隔不断的山海情 本报记者为您揭秘宁波20年精准扶贫”系列报道。通过挖掘宁波科技人员帮扶睛隆县养殖波尔山羊、普安县养殖长毛兔、安龙县种植食用菌、贞丰县种植花椒等发展特色产业,展示了一些农户找到的脱贫钥匙。
聚焦“互联网+”、金融扶贫。当前在电商扶贫领域,从政策设计到基层试点、连片部署,邮政、供销社等系统在贫困乡村设立物流配送服务网点,从“授人以渔”到“营造渔场”,电商扶贫方式正在全面铺开。《浙江日报》报道的《一根网线的决心——“互联网+”架起致富路》,反映了许多原本贫困的浙江小山村,通过“互联网+扶贫”手段,帮助低收入农户通过开办农家产品网上销售平台等方式减贫致富。
扶贫报道先扶“精气神”
精神脱贫是扶贫报道思想的战略重点,扶贫先扶志。报道精准扶贫,得先扶“精气神”。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新闻媒体要积极营造精神脱贫的舆论氛围,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营造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舆论氛围,打造媒体扶贫公益品牌,探索媒体公益众筹扶贫,借助公益活动增加受众的黏度。
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扶贫款被截留、挪用、贪污等现象,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扶贫舆论场域,媒体人应由群际情绪切入,探寻缘由,厘清在事件发酵、蛰伏与爆发阶段的渐进式变异,及时正确舆论引导,重视意见领袖的建设性意见,释放和修正社会的负面情绪,为国家提供真实有效的扶贫信息和合理建议,真正起到媒体的沟通桥梁作用。
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城乡教育、医疗差距等问题凸显,如何消弭主流媒体舆论场与微信、微博自媒体以及群众口头舆论场的缝隙,不断增加官方与民间的舆论最大公约数,克服民间舆论的流瀑效应与群体极化效应,新闻媒体要与时俱进,不断传递正能量的声音,形成和谐的扶贫舆论环境。新闻媒体还应通过议题设置,解释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决策思路,从心态到语态向群众靠拢,让贫困户既能听得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更能听懂党和政府的声音,使得受众对现有社会环境信任,对社会公平认可,有自己的话语空间。
总之,新闻媒体需要多角度、多领域报道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发挥采编“十八般武艺”,针对各类贫困原因寻计思策,彰显媒体社会担当和媒体智库研究的前瞻性,从而讲好精准扶贫的中国故事,传播好精准扶贫的中国声音,阐述好精准扶贫的中国理念。
新邵县脱贫攻坚新闻宣传 亮点多氛围浓
媒体报道新邵脱贫攻坚。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脱贫攻坚“随手拍”“脱贫攻坚好新闻”和“我的扶贫故事”三大评选活动,是新邵县创新脱贫攻坚宣传方式,扩大宣传影响、提升宣传效果的另一重要途径。活动启动后,广大扶贫一线工作人员积极投稿,大家用镜头和文字真实地记录全县广大干群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精神风貌,弘扬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扶贫工作氛围。
新邵县还重点围绕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驻村帮扶、扶贫夜校、防贫机制、“十大清零行动”“四个一起”等亮点工作,组织系列综合报道。同时,主动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深入新邵县采访报道,推出了一批扶贫典型报道。其中有扶贫干部黄雪清带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八旬老母亲住在扶贫村、退役战士谭平带新婚妻子回乡“驻村”扶贫等。有关新邵县健康扶贫“四个全覆盖”的报道《断“病根”拔“穷根”》上了《湖南日报》头版头条。《湖南日报》专版《资水作证——新邵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较好地宣传了新邵县脱贫攻坚工作亮点和特色。另外,发展猕猴桃、香菇、蔬菜、芍药等扶贫特色产业的典型做法多次被各大媒体报道。扶贫夜校活动“遍地开花”、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先进经验多次被湖南卫视、湖南日报报道。今年8月,陈家坊镇盆景蔬菜出现滞销,县广播电视台将此事制作成新闻,在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有效地为贫困户解决了盆景蔬菜销售难,社会反响良好。
扶贫前线捷报频传,宣传园地花红果硕。新邵县通过有计划、有组织、高密度、上档次的扶贫宣传,激发了广大扶贫一线的干部职工的拼搏激情,为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摘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